孫子兵法_始計篇譯文及注釋
-
查閱典籍:《孫子兵法》——「孫子兵法·始計篇」原文
譯文 孫子說:戰(zhàn)爭是國家的大事,它關(guān)系到百姓的生死,國家的存亡,不能不認真地思考和研究?! ∫虼耍ㄟ^對敵我五個方面的情況進行綜合比較,來探討戰(zhàn)爭勝負的情形:一是政治,二是天時,三是地勢,四是將領(lǐng),五是制度。政治,就是要讓民眾和君主的意愿一致,戰(zhàn)時他們才會為君主去死,不存二心。天時,就是指晝夜、晴雨、寒冷、炎熱、季節(jié)氣候的變化。地勢,就是指高陵洼地、路途遠近、險隘平坦、進退方便等條件。將領(lǐng),就是指揮者所具備的智慧、誠信、仁愛、勇猛、嚴明等素質(zhì)。制度,就是軍制、軍法、軍需的制定和管理。凡屬這五個方面的情況,將領(lǐng)都不能不知。充分了解這些情況的就能取勝,相反就會作戰(zhàn)失敗。此外,還要通過比較雙方的具體條件來探究戰(zhàn)爭勝負的情形,即雙方君主哪一方施政清明?哪一方將帥更有才能?哪一方擁有更好的天時地利?哪一方軍紀嚴明?哪一方兵力強大?哪一方士卒訓(xùn)練有素?哪一方賞罰分明?通過這些分析比較就能夠判斷誰勝誰負了?! ∪袈爮奈业囊庖姡帽鲬?zhàn)就會取勝,我就留下來;若是不從,打仗就會失敗,我將會離開這里?! ∥业能娛滤枷肽J為能夠接受,再從外交上造成大好形勢作為輔助條件,就掌握了主動權(quán)。所謂態(tài)勢,即是憑借有利的情況,以制定臨機應(yīng)變的策略?! ?zhàn)爭,本來是一種詭詐之術(shù)。所以,能戰(zhàn)而示之軟弱;要打,裝作退卻;要攻近處,裝作攻擊遠處;要想遠襲,又裝作近攻;敵人貪利,就用小利引誘;敵人混亂就要攻?。粩橙肆α砍鋵?,就要防備;敵人兵強卒銳,就避其鋒頭;敵人氣勢洶洶,就設(shè)法擾亂它;敵人謙卑就要使之驕橫;敵人安逸就要使之疲勞;敵人內(nèi)部和睦,就要離間他們。總之,要在敵人沒有防備處攻擊,在敵人料想不到的時候采取行動。這是指揮家制勝的秘訣,不可預(yù)先講明?!∥磻?zhàn)之前就能預(yù)料取勝的,是因為籌劃周密,條件充分;未開戰(zhàn)而估計取勝把握小,是具備取勝的條件少。條件充分的取勝就大,準備不充分的就會失敗。何況一點條件也不具備的呢!我根據(jù)這些來觀察戰(zhàn)爭,勝敗也就清楚了。
注釋兵:兵士、兵器、軍隊、軍事,此指軍事。地:引申為領(lǐng)域。道:道理,這里指的根本道理。察:觀察、了解、考察,這里指考察。經(jīng):經(jīng)度,引申為分析、研究。校:作動詞,較量、比較。道:道理,道路。這里可引申為治國的路線或方針政策。陰陽:我國古代一對概括宇宙萬象萬物內(nèi)在基本矛盾的范疇。這里是從氣象和天象上講,指天氣晴雨,天象晝夜的變化。曲制:曲,指古代軍隊編制較小的單位,曲制即軍隊的編制。官道:官,指軍隊中的各級指揮員,官道即指對軍隊各級將領(lǐng)的職責(zé)劃分和管理形式、管理制度。主用:主,主持,這里可解釋為掌管。用,費用,這里指軍隊的物資費用。主用,就是指對軍隊后勤軍需的管理。強:強壯,這里指士兵體質(zhì)強壯。練:訓(xùn)練,這里指軍士訓(xùn)練有素。將:這里作時間副詞,可引申為衡量。計利以聽:計,計較,這里引申為衡量。計利,就是指權(quán)衡利益。聽,聽從。乃為之勢:勢,這里指形勢、情勢。以佐其外:佐,輔佐,引申為有助于。其,指示代詞,這里指實現(xiàn)戰(zhàn)略或戰(zhàn)役目標(biāo)的計劃。外,指外部環(huán)境或客觀環(huán)境。詭道也:詭,欺詐。道,這里作途徑解,引申為方法、計謀。詭道,指欺詐的方法和計謀。實而備之:實,實力。這里指敵軍充實雄厚。備,準備。怒而撓之:撓,挑逗。廟,廟算,指廟堂上的計劃與謀劃。
孫子曰:兵者,國之大事,死生之地,存亡之道,不可不察也。
故經(jīng)之以五事,校之以計而索其情:一曰道,二曰天,三曰地,四曰將,五曰法。道者,令民與上同意也,故可以與之死,可以與之生,而不畏危。天者,陰陽、寒暑、時制也。地者,遠近、險易、廣狹、死生也。將者,智、信、仁、勇、嚴也。法者,曲制、官道、主用也。凡此五者,將莫不聞,知之者勝,不知者不勝。故校之以計而索其情,曰:主孰有道?將孰有能?天地孰得?法令孰行?兵眾孰強?士卒孰練?賞罰孰明?吾以此知勝負矣。
將聽吾計,用之必勝,留之;將不聽吾計,用之必敗,去之。
計利以聽,乃為之勢,以佐其外。勢者,因利而制權(quán)也。兵者,詭道也。故能而示之不能,用而示之不用,近而示之遠,遠而示之近;利而誘之,亂而取之,實而備之,強而避之,怒而撓之,卑而驕之,佚而勞之,親而離之。攻其無備,出其不意。此兵家之勝,不可先傳也。
夫未戰(zhàn)而廟算勝者,得算多也;未戰(zhàn)而廟算不勝者,得算少也。多算勝,少算不勝,而況于無算乎!吾以此觀之,勝負見矣。
版權(quán)聲明:本文內(nèi)容由網(wǎng)友上傳(或整理自網(wǎng)絡(luò)),原作者已無法考證,版權(quán)歸原作者所有。古詩文網(wǎng)免費發(fā)布僅供學(xué)習(xí)參考,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。
轉(zhuǎn)載請注明:原文鏈接 | http://www.hljbole.cn/wenzhang/702.html
古文典籍
- 「詩經(jīng)」
- 「論語」
- 「史記」
- 「周易」
- 「易傳」
- 「左傳」
- 「大學(xué)」
- 「中庸」
- 「尚書」
- 「禮記」
- 「周禮」
- 「孟子」
- 「老子」
- 「吳子」
- 「荀子」
- 「莊子」
- 「墨子」
- 「管子」
- 「列子」
- 「宋書」
- 「漢書」
- 「晉書」
- 「素書」
- 「儀禮」
- 「周書」
- 「梁書」
- 「隋書」
- 「陳書」
- 「魏書」
- 「孝經(jīng)」
- 「將苑」
- 「南齊書」
- 「北齊書」
- 「新唐書」
- 「后漢書」
- 「南史」
- 「司馬法」
- 「水經(jīng)注」
- 「商君書」
- 「尉繚子」
- 「北史」
- 「逸周書」
- 「舊唐書」
- 「三字經(jīng)」
- 「淮南子」
- 「六韜」
- 「鬼谷子」
- 「三國志」
- 「千字文」
- 「傷寒論」
- 「反經(jīng)」
- 「百家姓」
- 「菜根譚」
- 「弟子規(guī)」
- 「金剛經(jīng)」
- 「論衡」
- 「韓非子」
- 「山海經(jīng)」
- 「戰(zhàn)國策」
- 「地藏經(jīng)」
- 「冰鑒」
- 「圍爐夜話」
- 「六祖壇經(jīng)」
- 「睡虎地秦墓竹簡」
- 「資治通鑒」
- 「續(xù)資治通鑒」
- 「夢溪筆談」
- 「舊五代史」
- 「文昌孝經(jīng)」
- 「四十二章經(jīng)」
- 「呂氏春秋」
- 「了凡四訓(xùn)」
- 「三十六計」
- 「徐霞客游記」
- 「黃帝內(nèi)經(jīng)」
- 「黃帝四經(jīng)」
- 「孫子兵法」
- 「孫臏兵法」
- 「本草綱目」
- 「孔子家語」
- 「世說新語」
- 「貞觀政要」
- 「顏氏家訓(xùn)」
- 「容齋隨筆」
- 「文心雕龍」
- 「農(nóng)桑輯要」
- 「搜神記」
熱門名句
- 穿花蛺蝶深深見,點水蜻蜓款款飛
- 只知逐勝忽忘寒,小立春風(fēng)夕照間
- 聽元宵,往歲喧嘩,歌也千家,舞也千家
- 歲夜高堂列明燭,美酒一杯聲一曲
- 小立紅橋柳半垂,越羅裙飏縷金衣
- 瑤池阿母綺窗開,黃竹歌聲動地哀
- 佳節(jié)清明桃李笑,野田荒冢只生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