己亥雜詩其五原文及翻譯賞析出自哪里(已亥雜詩其五原文及翻譯)
-
?
己亥雜詩其五原文及翻譯賞析出自哪里
網(wǎng)上有關(guān)“己亥雜詩其五原文及翻譯賞析出自哪里”話題很是火熱,小編也是針對已亥雜詩其五原文及翻譯尋找了一些與之相關(guān)的一些信息進行分析,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(xiàn)在面臨的問題,希望能夠幫助到您。
原文:
浩蕩離愁白日斜,吟鞭東指即天涯。
落紅不是無情物,化作春泥更護花。
選自《龔自珍全集》
譯文:
浩浩蕩蕩的離別愁緒向著日落西斜的遠處延伸,離開北京,馬鞭向東一揮,感覺就是人在天涯一般。我辭官歸鄉(xiāng),猶如從枝頭上掉下來的落花,但它卻不是無情之物,化成了春天的泥土,還能起著培育下一代的作用。
賞析
這首詩是《己亥雜詩》的第五首,寫詩人離京的感受。雖然載著“浩蕩離愁”,卻表示仍然要為國為民盡自己最后一份心力。詩的前兩句抒情敘事,在無限感慨中表現(xiàn)出豪放灑脫的氣概。
一方面,離別是憂傷的,畢竟自己寓居京城多年,故友如云,往事如煙;另一方面,離別是輕松愉快的,畢竟自己逃出了令人桎梏的樊籠,可以回到外面的世界里另有一番作為。
這樣,離別的愁緒就和回歸的喜悅交織在一起,既有“浩蕩離愁”,又有“吟鞭東指”;既有白日西斜,又有廣闊天涯。這兩個畫面相反相成,互為映襯,是詩人當日心境的真實寫照。
已亥雜詩其五原文及翻譯
清代龔自珍《己亥雜詩》其五翻譯:離別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向著日落西斜的遠處延伸, 馬鞭向東一揮,感覺就是人在天涯一般。從枝頭上掉下來的落花不是無情之物,即使化作春泥,也甘愿培育美麗的春花成長。
原文:
浩蕩離愁白日斜,吟鞭東指即天涯。
落紅不是無情物,化作春泥更護花。
創(chuàng)作背景
這組詩作于清道光十九年己亥(1839年)。這年龔自珍辭官,由北京南返杭州,后又北上接取家屬,在南北往返的途中,他看著祖國的大好河山,目睹生活在苦難中的人民,不禁觸景生情,思緒萬千,即興寫下了一首又一首詩,于是誕生了《己亥雜詩》。在這路途中,龔自珍一有感觸便寫下來,扔進簍里。他珍惜詩篇,315首詩一首都沒丟。
這首詩是作者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。其含義主要體現(xiàn)在兩個方面,一是抒發(fā)離京南返的愁緒,二是表示自己雖已辭官,但仍決心為國效力,流露了作者深沉豐富的思想感情。
抒情詩:龔自珍《己亥雜詩·其五》原文翻譯及賞析
已亥雜詩其五原文及翻譯如下:
原文:己亥雜詩·其五清代·龔自珍浩蕩離愁白日斜,吟鞭東指即天涯。落紅不是無情物,化作春泥更護花。
譯文:離別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向著日落西斜的遠處延伸,馬鞭向東一揮,感覺就是人在天涯一般。從枝頭上掉下來的落花不是無情之物,即是化做春泥,也甘愿培育美麗的春花成長。
龔自珍(1792年8月22日- 1841年9月26日),字瑟人,號定盒(一作定庵)。漢族,浙江仁和(今杭州)人。晚年居住在昆山羽璆山館,乂號羽垮山氏。消代總想永、對八、人于科次民l人的先驅(qū)者。
龔自珍曾任內(nèi)閣中書、宗人府主事和禮部主事等官職。王張單陳弊以,批制外色受哈,曰土又過林則徐禁除鴉片。48歲辭官南歸,次年卒于江蘇丹陽云陽書院。他的詩文主張“更法”“改圖”,揭露清統(tǒng)治者的腐朽,洋溢著愛國熱情,被柳亞子譽為“三百年來第一流”。
著有《定盒文集》,留存文章300余篇,詩詞近800首,今人輯為《龔自珍全集》。著名詩作《己亥雜詩》共315首。多詠懷和諷喻之作。
《己亥雜詩》(其五)原文及翻譯
#詩詞鑒賞# 導語抒情詩是詩歌的一種,這種詩以集中抒發(fā)詩人在生活中激發(fā)起來的思想感情為特征,主要來抒發(fā)詩人的思想感情來反映生活,因此不去詳細敘述生活事件的過程,一般沒有完整的故事情節(jié),不具體描寫人物和景物。下面是 無 為大家?guī)淼模菏闱樵姡糊徸哉洹都汉ルs詩·其五》原文翻譯及賞析,歡迎大家閱讀。
己亥雜詩·其五
清代:龔自珍
浩蕩離愁白日斜,吟鞭東指即天涯。
落紅不是無情物,化作春泥更護花。
譯文
浩浩蕩蕩的離別愁緒向著日落西斜的遠處延伸, 離開北京,馬鞭向東一揮,感覺就是人在天涯一般。
我辭官歸鄉(xiāng),有如從枝頭上掉下來的落花,但它卻不是無情之物,化成了春天的泥土,還能起著培育下一代的作用。
注釋
選自《龔自珍全集》
浩蕩離愁:離別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,也指作者心潮不平。浩蕩:無限。
吟鞭:詩人的馬鞭。 東指:東方故里。 天涯:指離京都遙遠。
落紅:落花。花朵以紅色者為尊貴,因此落花又稱為落紅。
花:比喻國家。即:到。
創(chuàng)作背景
這組詩作于清道光十九年己亥(1839年)。這年龔自珍辭官,由北京南返杭州,后又北上接取家屬,在南北往返的途中,他看著祖國的大好河山,目睹生活在苦難中的人民,不禁觸景生情,思緒萬千,即興寫下了一首又一首詩,于是誕生了《己亥雜詩》。
賞析
這詩作于1839年(農(nóng)歷己亥),是詩人的代表作品。是年,詩人辭官南歸故里,后又北取眷屬,就在往返途中創(chuàng)作了這一部堪稱絕唱的大型七絕組詩。這組詩憶述見聞、回憶往事、抒發(fā)感慨,藝術(shù)地再現(xiàn)與反映了自己生平、思想、交游、宦跡、著述的豐富閱歷,標志著詩人認識社會和批判現(xiàn)實的能力,在晚年已臻新的境界。時值鴉片戰(zhàn)爭爆發(fā)的前夜,詩中頗有感時憂國的力作。這首詩則表現(xiàn)詩人辭官的決心,報效國家的信念與使命,以及獻身改革理想的崇高精神,語氣樂觀,形象生動,極富藝術(shù)魅力。
這首詩是作者最的代表作之一。其含義主要體現(xiàn)在兩個方面,一是抒發(fā)離京南返的愁緒,二是表示自己雖已辭官,但仍決心為國效力,流露了作者深沉豐富的思想感情。
詩中的“落紅”、“化作”兩句是歷來傳頌的經(jīng)典名句,他們一方面是詩人言志抒懷的心聲,另一方面也可以為廣泛意義上的崇高人格道德境界的出色寫照。詩的開拓為表現(xiàn)自己離愁別緒的豐富感情,詩人用了“浩蕩”一詞來形容“離愁”,既強化“愁”意。又體現(xiàn)出詩人狂放深沉的內(nèi)心思緒和個性特點,這里典型的詩人本色。緊接著的“吟鞭”句,對前人詩局的化用也恰倒好處,并形成了兩句相連呼應的藝術(shù)效果,仿佛能感受到詩人此時此刻此情此景中的心情。最后則筆鋒一轉(zhuǎn),用形象生動的比喻抒發(fā)胸臆,使全詩渾然一體動人肺腑。
詩的前兩句抒情敘事,在無限感慨中表現(xiàn)出豪放灑脫的氣概,一方面,離別是憂傷的,畢竟自己寓居京城多年,故友如云,往事如煙;另一方面,離別是輕松愉快的,畢竟是自己逃出子令人窒息的樊籠,可以到外面的世界里另有一番作為。這樣,離別愁緒就和回歸喜悅交織在一起,既有“浩蕩離愁”,又有“吟鞭東指”;既有白日斜暉,又有廣闊天涯。這兩個畫面相反相成,互為映襯,是詩人當日心境的真實寫照。
詩的后兩句以荷花為喻,表明自己的心志。
這首詩將政治抱負和個人志向融為一體,將抒情和議論有機結(jié)合,形象地表達了詩人復雜的情感。
“浩蕩離愁白日斜”寫出了詩人離開京城時的感情。詩人離京時,他目睹了清王朝的腐朽,不愿意與封建勢力同流合污,辭官回鄉(xiāng);但是他仍然為國家的命運憂愁,為封建統(tǒng)治階級的命運憂愁?!昂剖帯北局杆畡莺拼?,在這里喻“愁”,李煜曾有詞寫到“問君能有幾多愁,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?!?詩人以李煜亡國被囚之愁自詡,可見憂愁之深。詩人為了襯托離愁,特別把離京時間選在了傍晚,馬致遠散曲“夕陽西下,斷腸人在天涯。”用晚景襯托離愁。詩人通過喻、襯把愁表現(xiàn)得淋漓盡致。“吟鞭東指即天涯”本句雖無愁字,但也能表現(xiàn)詩人離京之愁。天涯是指詩人家鄉(xiāng)——杭州,馬鞭一揮,離京遠去,直至天涯 ,很難再回京城,用夸張的手法,表現(xiàn)離別之愁,傷懷之意,含而不露?!奥浼t不是無情物,化作春泥更護花”詩人筆鋒一轉(zhuǎn),由抒發(fā)離別之情轉(zhuǎn)入抒發(fā)報國之志。落紅,本指脫離花枝的花,但是,并不是沒有感情的東西,即使化做春泥,也甘愿培育美麗的春花成長。不為獨香,而為護花。詩人以落花有情自比,表現(xiàn)詩人雖然脫離官場,依然關(guān)心著國家的命運,不忘報國之志,充分表達詩人的壯懷,成為傳世名句。
《己亥雜詩》(其五)原文及翻譯如下:
原文:浩蕩離愁白日斜,吟鞭東指即天涯。落紅不是無情物,化作春泥更護花。
翻譯:離別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向著日落西斜的遠處延伸,馬鞭向東一揮,仿佛人就在天涯一般。樹枝上掉下來的落花不是無情之物,即使化作春泥,也甘愿培育美麗的春花成長。
《己亥雜詩》是清代詩人龔自珍(1792-1841)創(chuàng)作的一組詩集。己亥為清道光十九年(1839年),這一年作者48歲,因厭惡仕途,辭官離京返杭,后因迎接眷屬,又往返一次。
《己亥雜詩》是一組自敘詩,寫了平生出處、著述、交游等,題材極為廣泛,其中第220首(己亥雜詩·九州生氣恃風雷)被中國中小學語文課本六年級下冊(人教版)收錄,五年級上冊有另一首,八年級下冊還有一首。
龔自珍簡介:
龔自珍(1792年8月22日—1841年9月26日),字璱(sè)人,號定庵(ān)。漢族,仁和(今浙江杭州)人。晚年居住昆山羽琌山館,又號羽琌山民。清代思想家、詩人、文學家和改良主義的先驅(qū)者。?
龔自珍曾任內(nèi)閣中書、宗人府主事和禮部主事等官職。
主張革除弊政,抵制外國侵略,曾全力支持林則徐禁除鴉片。48歲辭官南歸,次年卒于江蘇丹陽云陽書院。他的詩文主張“更法”、“改圖”,揭露清統(tǒng)治者的腐朽,洋溢著愛國熱情,被柳亞子譽為“三百年來第一流”。
?己亥雜詩其五原文及翻譯
己亥雜詩其五原文:
己亥雜詩(其五)
作者 龔自珍 朝代 清
浩蕩離愁白日斜,吟鞭東指即天涯。
落紅不是無情物,化作春泥更護花。
翻譯:
浩浩蕩蕩的離別愁緒向著日落西斜的遠處延伸,離開北京,馬鞭向東一揮,感覺就是人在天涯一般。我辭官歸鄉(xiāng),猶如從枝頭上掉下來的落花,但它卻不是無情之物,化成了春天的泥土,還能起著培育下一代的作用。
賞析:
這首詩是《己亥雜詩》的第五首,寫詩人離京的感受。雖然載著“浩蕩離愁”,卻表示仍然要為國為民盡自己最后一份心力。
詩的前兩句抒情敘事,在無限感慨中表現(xiàn)出豪放灑脫的氣概。一方面,離別是憂傷的,畢竟自己寓居京城多年,故友如云,往事如煙;另一方面,離別是輕松愉快的,畢竟自己逃出了令人桎梏的樊籠,可以回到外面的世界里另有一番作為。
這首小詩將政治抱負和個人志向融為一體,將抒情和議論有機結(jié)合,形象地表達了詩人復雜的情感。龔自珍論詩曾說“詩與人為一,人外無詩,詩外無人”(《書湯海秋詩集后》),他自己的創(chuàng)作就是最好的證明。
主旨:抒發(fā)了自己辭官司離京時的復雜感情,展示了詩人不畏挫折、不甘沉淪、始終要為國家效力的堅強性格和獻身精神。全詩移情于物,形象貼切,構(gòu)思巧妙,寓意深刻。
抒情詩:龔自珍《己亥雜詩·其五》原文翻譯及賞析
#詩詞鑒賞# 導語抒情詩是詩歌的一種,這種詩以集中抒發(fā)詩人在生活中激發(fā)起來的思想感情為特征,主要來抒發(fā)詩人的思想感情來反映生活,因此不去詳細敘述生活事件的過程,一般沒有完整的故事情節(jié),不具體描寫人物和景物。下面是 無 為大家?guī)淼模菏闱樵姡糊徸哉洹都汉ルs詩·其五》原文翻譯及賞析,歡迎大家閱讀。
己亥雜詩·其五
清代:龔自珍
浩蕩離愁白日斜,吟鞭東指即天涯。
落紅不是無情物,化作春泥更護花。
譯文
浩浩蕩蕩的離別愁緒向著日落西斜的遠處延伸, 離開北京,馬鞭向東一揮,感覺就是人在天涯一般。
我辭官歸鄉(xiāng),有如從枝頭上掉下來的落花,但它卻不是無情之物,化成了春天的泥土,還能起著培育下一代的作用。
注釋
選自《龔自珍全集》
浩蕩離愁:離別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,也指作者心潮不平。浩蕩:無限。
吟鞭:詩人的馬鞭。 東指:東方故里。 天涯:指離京都遙遠。
落紅:落花?;ǘ湟约t色者為尊貴,因此落花又稱為落紅。
花:比喻國家。即:到。
創(chuàng)作背景
這組詩作于清道光十九年己亥(1839年)。這年龔自珍辭官,由北京南返杭州,后又北上接取家屬,在南北往返的途中,他看著祖國的大好河山,目睹生活在苦難中的人民,不禁觸景生情,思緒萬千,即興寫下了一首又一首詩,于是誕生了《己亥雜詩》。
賞析
這詩作于1839年(農(nóng)歷己亥),是詩人的代表作品。是年,詩人辭官南歸故里,后又北取眷屬,就在往返途中創(chuàng)作了這一部堪稱絕唱的大型七絕組詩。這組詩憶述見聞、回憶往事、抒發(fā)感慨,藝術(shù)地再現(xiàn)與反映了自己生平、思想、交游、宦跡、著述的豐富閱歷,標志著詩人認識社會和批判現(xiàn)實的能力,在晚年已臻新的境界。時值鴉片戰(zhàn)爭爆發(fā)的前夜,詩中頗有感時憂國的力作。這首詩則表現(xiàn)詩人辭官的決心,報效國家的信念與使命,以及獻身改革理想的崇高精神,語氣樂觀,形象生動,極富藝術(shù)魅力。
這首詩是作者最的代表作之一。其含義主要體現(xiàn)在兩個方面,一是抒發(fā)離京南返的愁緒,二是表示自己雖已辭官,但仍決心為國效力,流露了作者深沉豐富的思想感情。
詩中的“落紅”、“化作”兩句是歷來傳頌的經(jīng)典名句,他們一方面是詩人言志抒懷的心聲,另一方面也可以為廣泛意義上的崇高人格道德境界的出色寫照。詩的開拓為表現(xiàn)自己離愁別緒的豐富感情,詩人用了“浩蕩”一詞來形容“離愁”,既強化“愁”意。又體現(xiàn)出詩人狂放深沉的內(nèi)心思緒和個性特點,這里典型的詩人本色。緊接著的“吟鞭”句,對前人詩局的化用也恰倒好處,并形成了兩句相連呼應的藝術(shù)效果,仿佛能感受到詩人此時此刻此情此景中的心情。最后則筆鋒一轉(zhuǎn),用形象生動的比喻抒發(fā)胸臆,使全詩渾然一體動人肺腑。
詩的前兩句抒情敘事,在無限感慨中表現(xiàn)出豪放灑脫的氣概,一方面,離別是憂傷的,畢竟自己寓居京城多年,故友如云,往事如煙;另一方面,離別是輕松愉快的,畢竟是自己逃出子令人窒息的樊籠,可以到外面的世界里另有一番作為。這樣,離別愁緒就和回歸喜悅交織在一起,既有“浩蕩離愁”,又有“吟鞭東指”;既有白日斜暉,又有廣闊天涯。這兩個畫面相反相成,互為映襯,是詩人當日心境的真實寫照。
詩的后兩句以荷花為喻,表明自己的心志。
這首詩將政治抱負和個人志向融為一體,將抒情和議論有機結(jié)合,形象地表達了詩人復雜的情感。
“浩蕩離愁白日斜”寫出了詩人離開京城時的感情。詩人離京時,他目睹了清王朝的腐朽,不愿意與封建勢力同流合污,辭官回鄉(xiāng);但是他仍然為國家的命運憂愁,為封建統(tǒng)治階級的命運憂愁?!昂剖帯北局杆畡莺拼?,在這里喻“愁”,李煜曾有詞寫到“問君能有幾多愁,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?!?詩人以李煜亡國被囚之愁自詡,可見憂愁之深。詩人為了襯托離愁,特別把離京時間選在了傍晚,馬致遠散曲“夕陽西下,斷腸人在天涯?!庇猛砭耙r托離愁。詩人通過喻、襯把愁表現(xiàn)得淋漓盡致。“吟鞭東指即天涯”本句雖無愁字,但也能表現(xiàn)詩人離京之愁。天涯是指詩人家鄉(xiāng)——杭州,馬鞭一揮,離京遠去,直至天涯 ,很難再回京城,用夸張的手法,表現(xiàn)離別之愁,傷懷之意,含而不露?!奥浼t不是無情物,化作春泥更護花”詩人筆鋒一轉(zhuǎn),由抒發(fā)離別之情轉(zhuǎn)入抒發(fā)報國之志。落紅,本指脫離花枝的花,但是,并不是沒有感情的東西,即使化做春泥,也甘愿培育美麗的春花成長。不為獨香,而為護花。詩人以落花有情自比,表現(xiàn)詩人雖然脫離官場,依然關(guān)心著國家的命運,不忘報國之志,充分表達詩人的壯懷,成為傳世名句。
已亥雜詩其五原文及翻譯注釋
己亥雜詩其五原文及翻譯注釋如下:
一、原文:
《己亥雜詩·其五》龔自珍〔清代〕
浩蕩離愁白日斜,吟鞭東指即天涯。
落紅不是無情物,化作春泥更護花。
二、翻譯:
離別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向著日落西斜的遠處延伸,馬鞭向東一揮,感覺就是人在天涯一般。從枝頭上掉下來的落花不是無情之物,即使化作春泥,也甘愿培育美麗的春花成長。
三、注釋:
1、浩蕩離愁:離別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,也指作者心潮不平。浩蕩:無限。
2、吟鞭:詩人的馬鞭。
3、東指:東方故里。
4、即:到。
5、天涯:指離京都遙遠。
6、落紅:落花?;ǘ湟约t色者為尊貴,因此落花又稱為落紅。
龔自珍介紹:
一、生平與背景:
龔自珍(1792年~1841年),字璱人,號定盦(ān),后更名易簡,字伯定,又更名鞏祚,號定庵。仁和(今浙江杭州)人,晚年居住昆山羽琌山館又號羽琌山民。清代思想家、文學家及改良主義的先驅(qū)者。
二、文學成就與貢獻:
《己亥雜詩》是龔自珍的代表作之一,以豪放自如的筆觸展現(xiàn)他豐富的思想和情感,被認為是晚清民主主義文學的杰出典范。而作為古文大家,龔自珍更為有名。其散文也與其詩歌的主要精神相一致,或“以經(jīng)術(shù)作政論”,或直接批判揭露現(xiàn)實,思想內(nèi)容豐富而深刻。
三、詩歌創(chuàng)作與思想傾向:
他的許多詩既是抒情,又是議論,但不涉事實,議論亦不具體,而只是把現(xiàn)實的普遍現(xiàn)象,提到社會歷史的高度,提出問題,抒發(fā)感慨,表示態(tài)度和愿望。他以政論作詩,但并不抽象議論,也不散文化。
關(guān)于“己亥雜詩其五原文及翻譯賞析出自哪里”這個話題的介紹,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分享完了,如果對你有所幫助請保持對本站的關(guān)注!
版權(quán)聲明:本文內(nèi)容由網(wǎng)友上傳(或整理自網(wǎng)絡(luò)),原作者已無法考證,版權(quán)歸原作者所有。翰林詩詞網(wǎng)免費發(fā)布僅供學習參考,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。
轉(zhuǎn)載請注明:原文鏈接 | http://www.hljbole.cn/zhishi/4293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