左傳_莊公莊公十四年譯文
-
查閱典籍:《左傳》——「左傳·莊公莊公十四年」原文
十四年春季,齊國、陳國、曹國聯(lián)軍進攻宋國。齊國請求成周出兵。夏季,單伯帶兵同諸侯相會。同宋國講和后回國。
鄭厲公從櫟地帶兵入侵鄭國國都,到達大陵,俘虜了傅瑕。傅瑕說:“如果放了我,我可以使君王回國再登君位?!编崊柟退耸?,便把他釋放了。
六月二十日,傅瑕殺死鄭子子儀和他的兩個兒子,接納厲公回國。
當(dāng)初,在鄭國國都的南門下面,一條在門里的蛇和一條在門外的蛇相斗,門里的蛇被咬死。過了六年而鄭厲公回國。魯莊公聽說這件事,向申繻詢問說:“厲公的回國難道與妖蛇有關(guān)系嗎?”申繻回答說:“一個人是否會遇到他所顧忌的事,是由于他自己的氣焰所招致的。妖孽是由于人才起來的。
人沒有毛病,妖孽自己不能起來。人丟棄正道,妖孽就自己來了,所以才有妖孽?!?/p>
鄭厲公回國,就殺死了傅瑕。派人對原繁說:“傅瑕對國君有二心,周朝定有懲處這類奸臣的刑罰,現(xiàn)在傅瑕已經(jīng)得到懲處了。幫助我回國而沒有二心的人,我都答應(yīng)給他上大夫的職位,我愿意跟伯父一起商量。而且我離開國家在外,伯父沒有告訴我國內(nèi)的情況?;貒院螅植⒉挥H附我,我對此感到遺憾。”原繁回答說:“先君桓公命令我的先人管理宗廟列祖列宗的主位,國家有君主而自己的心卻在國外,還有比這更大的二心嗎?如果主持國家,國內(nèi)的百姓,又誰不是他的臣下呢?臣下不應(yīng)該有二心,這是上天的規(guī)定。子儀居于君位,十四年了,現(xiàn)在策劃召請君王回國的,難道不是二心嗎?莊公的兒子還有八個人,如果都用官爵做賄賂以勸說別人三心二意而又可能成功,君王又怎么辦?下臣知道君王的意思了?!痹闭f完,就上吊死了。
蔡哀侯由于莘地戰(zhàn)役被俘,在楚文王面前贊美息媯。楚文王到息國,設(shè)宴招待息侯而加以襲殺,就滅亡了息國。他把息媯帶回楚國,生了堵敖和成王。息媯沒有主動說過話,楚文王問她,她回答說:“我一個女人,伺候兩個丈夫,即使不能死,又能說什么?”楚文王由于蔡侯的緣故才滅亡了息國,于是再進攻蔡國。秋季,七月,楚軍進入蔡國。
君子說:“《商書》所說的‘惡的蔓延,如同大火在草原上燃燒,不可以接近,難道還可以撲滅?’恐怕就像蔡哀侯吧!”
冬季,單伯和齊桓公、宋桓公、衛(wèi)惠公、鄭厲公在鄄地會見,這是由于宋國順服的緣故。
【經(jīng)】十有四年春,齊人、陳人、曹人伐宋。夏,單伯會伐宋。秋七月,荊入蔡。冬,單伯會齊侯、宋公、衛(wèi)侯、鄭伯于鄄。
【傳】十四年春,諸侯伐宋,齊請師于周。夏,單伯會之,取成于宋而還。
鄭厲公自櫟侵鄭,及大陵,獲傅瑕。傅瑕曰:「茍舍我,吾請納君?!古c之盟而赦之。六月甲子,傅瑕殺鄭子及其二子而納厲公。
初,內(nèi)蛇與外蛇斗于鄭南門中,內(nèi)蛇死。六年而厲公入。公聞之,問于申繻曰:「猶有妖乎?」對曰:「人之所忌,其氣焰以取之,妖由人興也。人無釁焉,妖不自作。人棄常則妖興,故有妖?!? 厲公入,遂殺傅瑕。使謂原繁曰:「傅瑕貳,周有常刑,既伏其罪矣。納我而無二心者,吾皆許之上大夫之事,吾愿與伯父圖之。且寡人出,伯父無里言,入,又不念寡人,寡人憾焉。」對曰:「先君桓公命我先人典司宗祏。社稷有主而外其心,其何貳如之?茍主社稷,國內(nèi)之民其誰不為臣?臣無二心,天之制也。子儀在位十四年矣,而謀召君者,庸非二乎。莊公之子猶有八人,若皆以官爵行賂勸貳而可以濟事,君其若之何?臣聞命矣?!鼓丝O而死。
蔡哀侯為莘故,繩息媯以語楚子。楚子如息,以食入享,遂滅息。以息媯歸,生堵敖及成王焉,未言。楚子問之,對曰:「吾一婦人而事二夫,縱弗能死,其又奚言?」楚子以蔡侯滅息,遂伐蔡。秋七月,楚入蔡。
君子曰:「《商書》所謂『惡之易也,如火之燎于原,不可鄉(xiāng)邇,其猶可撲滅』者,其如蔡哀侯乎。」
冬,會于鄄,宋服故也。
版權(quán)聲明:本文內(nèi)容由網(wǎng)友上傳(或整理自網(wǎng)絡(luò)),原作者已無法考證,版權(quán)歸原作者所有。古詩文網(wǎng)免費發(fā)布僅供學(xué)習(xí)參考,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。
轉(zhuǎn)載請注明:原文鏈接 | http://www.hljbole.cn/wenzhang/5440.html
古文典籍
- 「詩經(jīng)」
- 「論語」
- 「史記」
- 「周易」
- 「易傳」
- 「左傳」
- 「大學(xué)」
- 「中庸」
- 「尚書」
- 「禮記」
- 「周禮」
- 「孟子」
- 「老子」
- 「吳子」
- 「荀子」
- 「莊子」
- 「墨子」
- 「管子」
- 「列子」
- 「宋書」
- 「漢書」
- 「晉書」
- 「素書」
- 「儀禮」
- 「周書」
- 「梁書」
- 「隋書」
- 「陳書」
- 「魏書」
- 「孝經(jīng)」
- 「將苑」
- 「南齊書」
- 「北齊書」
- 「新唐書」
- 「后漢書」
- 「南史」
- 「司馬法」
- 「水經(jīng)注」
- 「商君書」
- 「尉繚子」
- 「北史」
- 「逸周書」
- 「舊唐書」
- 「三字經(jīng)」
- 「淮南子」
- 「六韜」
- 「鬼谷子」
- 「三國志」
- 「千字文」
- 「傷寒論」
- 「反經(jīng)」
- 「百家姓」
- 「菜根譚」
- 「弟子規(guī)」
- 「金剛經(jīng)」
- 「論衡」
- 「韓非子」
- 「山海經(jīng)」
- 「戰(zhàn)國策」
- 「地藏經(jīng)」
- 「冰鑒」
- 「圍爐夜話」
- 「六祖壇經(jīng)」
- 「睡虎地秦墓竹簡」
- 「資治通鑒」
- 「續(xù)資治通鑒」
- 「夢溪筆談」
- 「舊五代史」
- 「文昌孝經(jīng)」
- 「四十二章經(jīng)」
- 「呂氏春秋」
- 「了凡四訓(xùn)」
- 「三十六計」
- 「徐霞客游記」
- 「黃帝內(nèi)經(jīng)」
- 「黃帝四經(jīng)」
- 「孫子兵法」
- 「孫臏兵法」
- 「本草綱目」
- 「孔子家語」
- 「世說新語」
- 「貞觀政要」
- 「顏氏家訓(xùn)」
- 「容齋隨筆」
- 「文心雕龍」
- 「農(nóng)桑輯要」
- 「搜神記」
熱門名句
- 偷彈清淚寄煙波,見江頭故人,為言憔悴如許
- 夜戰(zhàn)桑乾北,秦兵半不歸
- 靜夜沉沉,浮光靄靄,冷浸溶溶月
- 白兔搗藥秋復(fù)春,嫦娥孤棲與誰鄰
- 烈士暮年,壯心不已
- 忽憶故人天際去,計程今日到梁州
- 登鸞車,侍軒轅,遨游青天中,其樂不可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