孟子_滕文公章句下第九節(jié)譯文及注釋
-
查閱典籍:《孟子》——「孟子·滕文公章句下第九節(jié)」原文
譯文 公都子說:“別人都說先生喜好辯論,請問這是為什么呢?” 孟子說:“我難道喜好辯論么?我是不得已?。√煜掠腥祟愐呀?jīng)很久了,時(shí)而太平,時(shí)而混亂。在堯的時(shí)候,水大到向西流,泛濫于中原地區(qū),到處被龍蛇盤踞,百姓無處安身;住在低地的人在樹上搭巢,住在高處的人在山上營造洞穴?!渡袝飞险f:‘洚水警誡了我們?!^洚水,就是洪水。堯派禹治水。禹挖通河道將洪水導(dǎo)入大海,又把龍蛇驅(qū)逐到草澤地,水沿著地上的溝道流動,這就是長江、淮水、黃河和漢水。水患既已解除,鳥獸不再危害人們,然后百姓們才得以回到平地上來安居。 “堯舜去世以后,圣人治國愛民之道逐漸衰微,暴虐的君主接連出現(xiàn),毀壞了房屋來做池沼,使百姓無處安居;廢棄了農(nóng)田來做園林,使百姓不能謀生。淫邪的學(xué)說和暴虐的行為隨之興起,園林、池沼、草澤增多并招來了飛禽走獸。到了殷紂之時(shí),天下又發(fā)生大亂。周公輔佐武王誅殺殷紂,討伐奄國,與這些暴君打了三年,把飛廉追逐到海邊處死,消滅殷商的屬國五十個(gè),將虎、豹、犀牛、大象驅(qū)趕得遠(yuǎn)遠(yuǎn)的,天下百姓非常喜歡?!渡袝飞险f:‘偉大光明啊,文王的謀略!繼承發(fā)揚(yáng)光大啊,武王的功績!幫助開導(dǎo)我們后代,都走正路不無缺陷?! 艾F(xiàn)社會混亂正道衰微,淫邪的學(xué)說和暴虐的行為隨之興起,臣子殺君主的事有了,兒子殺父親的事也有了??鬃訛橹畱n慮,便著述了《春秋》?!洞呵铩匪涊d的是天子的事,所以孔子說:‘將使世人了解我的恐怕也只有《春秋》了,將使世人責(zé)怪我的恐怕也只有《春秋》了?! 笆ネ醪怀霈F(xiàn)了,諸侯們肆無忌憚,在野人士橫暴放縱地議論,楊朱、墨翟的言論充斥天下,世上的言論不屬于楊朱一派便屬于墨翟一派。楊氏主張為自己,是不要君王;墨氏主張兼愛,是不要父母。不要父母不要君王的人,就是禽獸。公明儀說:‘廚房里有肥美的肉,馬棚里有健壯的馬匹,老百姓卻面帶饑色,田野上有餓死的人,這無異于驅(qū)趕著獸類去吃人?!瘲睢⒛膶W(xué)說不破除,孔子的學(xué)說不發(fā)揚(yáng),就是要用邪說欺騙百姓、阻止仁義的施行。仁義被阻止,就是放任野獸去吃人,人們也將互相殘食。我為此感到憂慮,所以要規(guī)范先圣的道路,抵制楊、墨的學(xué)說,批駁錯(cuò)誤夸張的言論,使邪說歪理不能再流行。邪說興起在人們心中,會危害人們做的事情,事情受了危害,也就會危害政務(wù)。即使圣人再出現(xiàn),也不會改變我的觀點(diǎn)?! 皬那按笥硪种坪樗固煜绿?,周公兼并夷族狄族,趕走猛獸使百姓安寧,孔子著成《春秋》使亂臣賊子害怕。《詩經(jīng)》上說:‘戎族狄族的人服從了,荊地楚地被懲罰了,沒有人敢抗拒我?!灰赣H不要君主,是周公所要征服的。我也想要端正人心,破除邪說,抵制偏頗的行為,批駁錯(cuò)誤夸張的言論,來繼承大禹、周公、孔子三位圣人。我怎么是喜好辯論呢?我是不得不如此。凡是能夠著書立說敢于抵制楊、墨學(xué)說的人,便不愧是圣人的學(xué)生?!?/p>
注釋1.公都子:孟子的學(xué)生。2.菹:(zu租)《穆天子傳》:“紐菹之獸。”注:“吳人呼田獵茸草地曰菹?!边@里用為水草叢生的沼澤地之意。3.飛廉:殷末時(shí)人,一作“蜚廉”。4.橫:(heng恨)假借為“獷”。《荀子·修身》:“橫行天下?!睋P(yáng)雄《長楊賦》:“東夷橫畔?!薄稘h書·彭寵傳》注:“以威力相脅曰橫?!边@里用為橫暴,放縱之意。5.楊朱:魏國人,戰(zhàn)國初期思想家,主張“貴生”、“重己”。6.墨翟:戰(zhàn)國初期思想家,墨家學(xué)派的創(chuàng)始人。姓墨名翟,其生卒年月,歷史上無確切記載。近代學(xué)者一般認(rèn)為,墨子生于公元前476年左右,卒于公元前390年左右。墨子出生何地也有爭議?!妒酚洝っ宪髁袀鳌氛f他是“宋之大夫”,《呂氏春秋·當(dāng)染》認(rèn)為他是魯國人,也有的說他原為宋國人,后來長期住在魯國。7.閑:《易·大畜·九三》:“良馬逐,利艱貞。曰,閑輿,衛(wèi),利有攸往。”《書·畢命》:“雖收放心,閑之為艱?!薄对?quot;魏風(fēng)"十畝之間》:“十畝之間兮,桑者閑閑兮,行與子還兮?!薄对姟ば⊙拧ち隆罚骸氨任锼捏P,閑之為則?!薄短らe》:“閑其藏,固珍寶?!狈锻ⅲ骸胺篱e不與流俗?!薄墩撜Z·子張》:“大德不逾閑;小德出入可也?!薄稄V雅·釋詁一》:“閑,法也?!庇郑骸伴e,正也。”《廣雅·釋詁二》:“閑,遮也?!蓖跄顚O疏證:“《士喪禮》下篇:‘抏木橫三縮二?!嵭ⅲ骸畳e,御也。所以御止士者?!哉谥狻!薄稄V韻·山韻》:“閑,防也,御也?!边@里用為規(guī)范、限制、防御之意。8.戎:(rong榮)《易·同人·九三》:“伏戎于莽,升其高陵,三歲不興?!薄睹献印る墓稀罚骸棒旐炘唬骸值沂氢?,荊舒是懲?!薄掇o?!の鞑俊罚骸拔魅?,中國古代西北戎族的總稱?!队碡暋分缚椘?、昆侖、析支、渠搜。原分布在黃河上游,及甘肅西北部,后逐漸東遷?!薄吨袊糯贰ど蟽浴罚ㄈA東師范大學(xué)出版社.徐高祉主編):“文王被放回后,……先后征服了西北的西戎等國……?!边@里實(shí)指為戎族。9.狄:《論語·子路》:“雖之夷狄,不可棄也?!薄秶Z·晉語》:“戎狄懷之?!薄睹献印る墓稀罚骸棒旐炘唬骸值沂氢?,荊舒是懲?!薄妒酚洝へ浿沉袀鳌罚骸耙牡乙嫔酢!北玖x是指中國古代民族名。分赤狄、白狄、長狄諸部各有支系。因其主要居住在北方,通稱為北狄。狄或北狄曾是古代中國中原人對北方各民族的泛稱。10.膺:《詩·魯頌·閟宮》:“戎狄是膺,荊舒是懲?!薄睹献印る墓稀罚骸棒旐炘唬骸值沂氢?,荊舒是懲?!薄逗鬂h書·班彪傳附班固》:“天子受四海之圖籍,膺萬國之貢珍?!边@里用為服從接受之意。
公都子曰:“外人皆稱夫子好辯,敢問何也?”
孟子曰:“予豈好辯哉?予不得已也。天下之生久矣,一治一亂。當(dāng)堯之時(shí),水逆行泛濫于中國,蛇龍居之,民無所定,下者為巢,上者為營窟。書曰:‘洚水警余?!?,洪水也。使禹治之。禹掘地而注之海,驅(qū)蛇龍而放之菹,水由地中行,江、淮、河、漢是也。險(xiǎn)阻既遠(yuǎn),鳥獸之害人者消,然后人得平土而居之。
堯舜既沒,圣人之道衰,暴君代作,壞宮室以為污池,民無所安息,棄田以為園囿,使民不得衣食,邪說暴行又作,園囿污池,沛澤多而禽獸至,及紂之身,天下又大亂。周公相武王,誅紂伐奄,三年討其君,驅(qū)飛廉于海隅而戮之,滅國者五十,驅(qū)虎豹犀象而遠(yuǎn)之,天下大悅。書曰:‘丕顯哉,文王謨,丕承哉,武王烈,佑啟我后人,咸以正無缺?!?/p>
世衰道微,邪說暴行有作,臣弒其君者有之,子弒其父者有之??鬃討?,作春秋。春秋,天子之事也,是故孔子曰:‘知我者,其惟春秋乎;罪我者,其惟春秋乎?!?/p>
圣王不作,諸侯放恣,處士橫議,楊朱墨翟之言,盈天下,天下之言,不歸楊則歸墨。楊氏為我,是無君也;墨氏兼愛,是無父也。無父無君。是禽獸也。公明儀曰:‘庖有肥肉,廄有肥馬,民有饑色,野有餓莩,此率獸而食人也?!瘲钅啦坏。鬃又啦恢?,是邪說誣民,充塞仁義也。仁義充塞,則率獸食人,人將相食。吾為此懼。閑先圣之道,距楊墨,放淫辭,邪說者,不得作,作于其心,害于其事,作于其事,害于其政,圣人復(fù)起,不易吾言矣。
昔者禹抑洪水,而天下平;周公兼夷狄,驅(qū)猛獸,而百姓寧;孔子成春秋,而亂臣賊子懼。詩云:‘戎狄是膺,荊舒是懲,則莫我敢承?!療o父無君,是周公所膺也。我亦欲正人心,息邪說,距跛行,放淫辭,以承三圣者。豈好辯哉?予不得已也。能言距楊墨者,圣人之徒也。
版權(quán)聲明:本文內(nèi)容由網(wǎng)友上傳(或整理自網(wǎng)絡(luò)),原作者已無法考證,版權(quán)歸原作者所有。古詩文網(wǎng)免費(fèi)發(fā)布僅供學(xué)習(xí)參考,其觀點(diǎn)不代表本站立場。
轉(zhuǎn)載請注明:原文鏈接 | http://www.hljbole.cn/wenzhang/4038.html
古文典籍
- 「詩經(jīng)」
- 「論語」
- 「史記」
- 「周易」
- 「易傳」
- 「左傳」
- 「大學(xué)」
- 「中庸」
- 「尚書」
- 「禮記」
- 「周禮」
- 「孟子」
- 「老子」
- 「吳子」
- 「荀子」
- 「莊子」
- 「墨子」
- 「管子」
- 「列子」
- 「宋書」
- 「漢書」
- 「晉書」
- 「素書」
- 「儀禮」
- 「周書」
- 「梁書」
- 「隋書」
- 「陳書」
- 「魏書」
- 「孝經(jīng)」
- 「將苑」
- 「南齊書」
- 「北齊書」
- 「新唐書」
- 「后漢書」
- 「南史」
- 「司馬法」
- 「水經(jīng)注」
- 「商君書」
- 「尉繚子」
- 「北史」
- 「逸周書」
- 「舊唐書」
- 「三字經(jīng)」
- 「淮南子」
- 「六韜」
- 「鬼谷子」
- 「三國志」
- 「千字文」
- 「傷寒論」
- 「反經(jīng)」
- 「百家姓」
- 「菜根譚」
- 「弟子規(guī)」
- 「金剛經(jīng)」
- 「論衡」
- 「韓非子」
- 「山海經(jīng)」
- 「戰(zhàn)國策」
- 「地藏經(jīng)」
- 「冰鑒」
- 「圍爐夜話」
- 「六祖壇經(jīng)」
- 「睡虎地秦墓竹簡」
- 「資治通鑒」
- 「續(xù)資治通鑒」
- 「夢溪筆談」
- 「舊五代史」
- 「文昌孝經(jīng)」
- 「四十二章經(jīng)」
- 「呂氏春秋」
- 「了凡四訓(xùn)」
- 「三十六計(jì)」
- 「徐霞客游記」
- 「黃帝內(nèi)經(jīng)」
- 「黃帝四經(jīng)」
- 「孫子兵法」
- 「孫臏兵法」
- 「本草綱目」
- 「孔子家語」
- 「世說新語」
- 「貞觀政要」
- 「顏氏家訓(xùn)」
- 「容齋隨筆」
- 「文心雕龍」
- 「農(nóng)桑輯要」
- 「搜神記」
熱門名句
- 云壓西村茅舍重,怕他榾柮同燒
- 肌玉暗消衣帶緩,淚珠斜透花鈿側(cè)
- 天上人間何處去,舊歡新夢覺來時(shí),黃昏微雨畫簾垂
- 晚風(fēng)庭院落梅初淡云來往月疏疏
- 不鳴則已,一鳴驚人
- 移舟泊煙渚,日暮客愁新
- 常隨寶鐙陪金勒,絕塞指揮萬馬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