孟子_公孫丑章句下第十二節(jié)譯文及注釋
-
查閱典籍:《孟子》——「孟子·公孫丑章句下第十二節(jié)」原文
譯文 孟子離開齊國,有個叫尹士的人就對別人說:“不能識別齊王是不可以成為商湯王和周武王,就是不明白世事;如果能識別其不可以,但是又來了,那就是想要求取國君的恩惠。行走了千里路來見齊王,得不到賞識所以又走了,在晝地住宿了三天才走,是何等的想長期滯留在齊國,我最不高興的就是這種人?!薄 「咦影堰@個話告訴了孟子?! ∶献诱f:“那個尹士怎么能知道我呢?不遠千里來見齊王,是我的愿望!不得賞識而離開,怎么能是我希望的呢?我是無可奈何呀。我住了三天才離開晝地,在我心里仍覺得快了,就是希望齊王能改變。齊王如果改變,那就會反過來找我。而我離開晝地,齊王沒有來追趕我,我這才產(chǎn)生了很多回家的感想。我雖然這樣做,怎么是舍去齊王呢?這是齊王遵照足用為善的原則,齊王如果使用我,我怎么會只是讓齊國的人民能安居樂業(yè)?全天下的人民都可以安居樂業(yè)了。就是希望齊王能改變,我才每天盼望著。我難道象是一個目光短淺的小人嗎?向國君進諫言而不被接受,就發(fā)怒,怨恨失意的神色露在臉上,離開時就要拚命盡力后才住宿嗎?” 尹士聽說孟子這番話后,說:“我才是一個小人呀!”注釋1.尹士:齊國人。2.干:《書·大禹謨》:“罔違道以干百姓之譽,罔咈百姓以從己之欲。”《詩·周南·兔罝》:“赳赳武夫,公侯干城?!薄对姟ば⊙拧げ绍弧罚骸皫煾芍??!薄对姟ご笱拧ず德础罚骸柏M弟君子,干祿豈弟。”《論語·為政》:“子張學干祿?!薄肚f子·徐無鬼》:“其欲干酒肉之味邪?”《荀子·議兵》:“皆干賞蹈利之兵也?!薄俄n非子·說難》:“伊尹為宰,百里奚為虜,皆所以干其上也。”這里用為求取之意。3.澤:《書·多士》:“殷王亦罔敢失帝,罔不配天其澤?!薄肚f子·大宗師》:“澤及萬世而不為仁。”《荀子·非十二子》:“飾非而好,玩奸而澤,言辯而逆?!薄俄n非子·說難》:“周澤未渥也,而語極知?!薄妒酚洝の鏖T豹傳》:“故西門豹為鄴令,名聞天下,澤流后世?!边@里用為恩澤、恩惠之意。4.濡:《易·夬·九三》:“壯于頄,有兇。君子夬夬獨行,遇雨,若濡,有慍;無咎?!薄兑住ぜ葷こ蹙拧罚骸耙菲漭啠ζ湮?,無咎?!薄蹲謪R·水部》:“濡,滯也。”這里用為滯留之意。5.滯:《國語·魯語》:“敢告滯積以紓執(zhí)事?!薄逗鬂h書·韋彪傳》:“且眩瞀滯疾,不堪久待?!边@里用為久,長期之意。"6.高子:孟子的學生。7.浩:《書·堯典》:“咨!四岳,湯湯洪水方割,蕩蕩懷山襄陵,浩浩滔天?!薄稌ひ骛ⅰ罚骸昂樗咸?,浩浩懷山襄陵,下民昏墊。”《禮記·王制》:“喪祭有余曰浩?!薄蹲至帧罚骸昂?,遶也,水大也?!薄稄V雅》:“浩,浩流也?!边@里用為“多”之意。8.由:《書·武成》:“乃反商政,政由舊?!薄稌た嫡a》:“乃由裕民?!薄对姟ば⊙拧べe之初筵》:“匪言勿言,匪由勿語?!薄对姟ご笱拧ぜ贅贰罚骸安豁┎煌?,率由舊章?!备吆嘧ⅲ骸坝?,從也。”《詩·大雅·抑》:“無易由言,無曰茍矣?!薄墩撜Z·泰伯》:子曰:‘民可使由之,不可使知之。’”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:“由水之就下,沛然誰能御之?”《荀子·修身》:“凡用血氣、志意、知慮,由禮則治通,不由禮則勃亂提僈。”這里用為遵從,遵照之意。9.悻悻然:怨恨失意的樣子。
孟子去齊。尹士語人曰:“不識王之不可以為湯武,則是不明也;識其不可,然且至,則是干澤也。千里而見王,不遇故去。三宿而后出晝,是何濡滯也?士則茲不悅?!备咦右愿?。
曰:“夫尹士惡知予哉?千里而見王,是予所欲也;不遇故去,豈予所欲哉?予不得已也。予三宿而出晝,于予心猶以為速。王庶幾改之。王如改諸,則必反予。夫出晝而王不予追也,予然后浩然有歸志。予雖然,豈舍王哉?王由足用為善。王如用予,則豈徒齊民安,天下之民舉安。王庶幾改之,予日望之。予豈若是小丈夫然哉?諫于其君而不受,則怒,悻悻然見于其面。去則窮日之力而后宿哉?”
尹士聞之曰:“士誠小人也。”
版權(quán)聲明:本文內(nèi)容由網(wǎng)友上傳(或整理自網(wǎng)絡(luò)),原作者已無法考證,版權(quán)歸原作者所有。古詩文網(wǎng)免費發(fā)布僅供學習參考,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。
轉(zhuǎn)載請注明:原文鏈接 | http://www.hljbole.cn/wenzhang/3969.html
古文典籍
- 「詩經(jīng)」
- 「論語」
- 「史記」
- 「周易」
- 「易傳」
- 「左傳」
- 「大學」
- 「中庸」
- 「尚書」
- 「禮記」
- 「周禮」
- 「孟子」
- 「老子」
- 「吳子」
- 「荀子」
- 「莊子」
- 「墨子」
- 「管子」
- 「列子」
- 「宋書」
- 「漢書」
- 「晉書」
- 「素書」
- 「儀禮」
- 「周書」
- 「梁書」
- 「隋書」
- 「陳書」
- 「魏書」
- 「孝經(jīng)」
- 「將苑」
- 「南齊書」
- 「北齊書」
- 「新唐書」
- 「后漢書」
- 「南史」
- 「司馬法」
- 「水經(jīng)注」
- 「商君書」
- 「尉繚子」
- 「北史」
- 「逸周書」
- 「舊唐書」
- 「三字經(jīng)」
- 「淮南子」
- 「六韜」
- 「鬼谷子」
- 「三國志」
- 「千字文」
- 「傷寒論」
- 「反經(jīng)」
- 「百家姓」
- 「菜根譚」
- 「弟子規(guī)」
- 「金剛經(jīng)」
- 「論衡」
- 「韓非子」
- 「山海經(jīng)」
- 「戰(zhàn)國策」
- 「地藏經(jīng)」
- 「冰鑒」
- 「圍爐夜話」
- 「六祖壇經(jīng)」
- 「睡虎地秦墓竹簡」
- 「資治通鑒」
- 「續(xù)資治通鑒」
- 「夢溪筆談」
- 「舊五代史」
- 「文昌孝經(jīng)」
- 「四十二章經(jīng)」
- 「呂氏春秋」
- 「了凡四訓」
- 「三十六計」
- 「徐霞客游記」
- 「黃帝內(nèi)經(jīng)」
- 「黃帝四經(jīng)」
- 「孫子兵法」
- 「孫臏兵法」
- 「本草綱目」
- 「孔子家語」
- 「世說新語」
- 「貞觀政要」
- 「顏氏家訓」
- 「容齋隨筆」
- 「文心雕龍」
- 「農(nóng)桑輯要」
- 「搜神記」
熱門名句
- 秋來相顧尚飄蓬,未就丹砂愧葛洪
- 最是多情汴堤柳,春來依舊帶棲鴉
- 不語含嚬深浦里,幾回愁煞棹船郎,燕歸帆盡水茫茫
- 逢流星兮問路,顧我指兮從左
- 幾硯昔年游,于今成十秋
- 樓外垂楊千萬縷欲系青春,少住春還去
- 琴書倦,鷓鴣喚起南窗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