廖燕理念主張
-
廖燕的散文充滿強烈的批判社會的精神:對程朱理學,他持批判態(tài)度,揭露統(tǒng)治者“以夢愚天下后世”;對科舉制度,也持批判態(tài)度,認為這套制度是為統(tǒng)治者鉗制思想言論;他呼吁文章用世,提出布衣與人主平等,這在當時是非??少F的。他的人物傳記往往能寫出傳主的精神氣質;山水游記情景結合,表現(xiàn)自己的個性;小品文隨心所欲,縱橫自如。他對自己文章與統(tǒng)治者的矛盾有充分的認識,并看到這是才是他所追求的價值所在:“不遇之文,其文必佳,……佳者必傳,是天將傳吾文也?!苯詠恚挝牡乃枷雰?nèi)涵越來越受研究者的重視。
廖燕也使清代嶺南散文進入更高境界。其中“雜著”載雜劇《醉畫圖》、《鏡花亭》、《訴琵琶》、《續(xù)訴琵琶》等四種。其中《訴琵琶》是廖燕傳奇中思想性、藝術性最高的作品。
-
廖燕
廖燕(公元1644-1705年),初名燕生,字柴舟,曲江人。清初具有異端色彩的思想家、文學家,因一介布衣,既無顯赫身世,又乏賢達奧援,所以生前死后,均少人知。待道光年間,阮元主修《廣東通志》,其集已難尋覓。他一生潦倒,在文學上卻頗有成就。
作者介紹
版權聲明:本文內(nèi)容由網(wǎng)友上傳(或整理自網(wǎng)絡),原作者已無法考證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。古詩文網(wǎng)免費發(fā)布僅供學習參考,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。
轉載請注明:原文鏈接 | http://www.hljbole.cn/wenzhang/18920.html